第130章 朱祁钰_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
笔趣阁 >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> 第130章 朱祁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30章 朱祁钰

  第130章朱祁钰

  【明朝最令人揪心的皇帝#

  有明一朝,他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#

  明朝最可怜的皇帝是谁?个人认为是景泰帝朱祁钰。

  土木堡之变后,明朝面临的局势其实和北宋灭亡前差不多,而明朝没有步北宋的后尘,其中,当然少不了朱祁钰的功劳。

  当然于谦于少保的功劳毋庸置疑。

  但我们要知道,如果没有朱祁钰力排众议,力挺于谦,那么即使于谦再厉害也无法挽大厦之将倾。

  我们熟悉的岳飞、袁崇焕都是因为没有得到皇帝的绝对信任和支持,才会在抵抗外敌的过程中接连失利,最终落得个凄凉的下场。

  如果朱祁钰是像宋钦宗一样的皇帝,敌军兵临城下派几个神棍做法驱散敌军。

  或者像宋高宗一样直接弃国都逃跑,那即使于谦有朱祁钰的信任,他也未必能打赢北京保卫战。】

  宋钦宗宋高宗:……

  天幕你有必要这样旧调重弹反复提及吗!朕不要面子的啊!

  被点名的皇帝无能狂怒,朝臣皆有些无地自容,垂头丧气。

  他们也想要一个面对外敌能强硬面对,给予众人信心的官家啊。

  若是这朱祁钰是托生在大宋,那靖康之耻……是不是不会发生了呢……

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他们对自己的官家越发不满。

  千古一帝不指望了,但你就不能做一个正常点的皇帝吗!

  看看别人家的皇帝,自己家的怎么就这样拿不出手呢!

  ……

  【明朝能在土木堡之变后转危为安,多亏了朱祁钰。

  多亏他有抵抗到底的决心,多亏他会用人,用对人,而且有用人不疑的胆识。

  朱祁钰有多信任于谦?景泰一朝于谦名为兵部尚书,实为帝国宰相,很多国家大事都是于谦帮朱祁钰裁决的。

  不仅是信任,朱祁钰还给了于谦绝对的恩宠。

  朝堂上他鼎力支持于谦的工作,私下里对于谦也非常礼敬,多次登门探望,赏赐宝物,当然清廉的于谦没有收这些宝物,而是原封不动的还了回去。

  后来于谦生了一场病,需要用竹沥治疗,朱祁钰二话不说亲自带人去万岁山砍竹子,取竹沥帮于谦治病。

  说完用人方面,再来说说朱祁钰的治国。

  他在位期间除了于谦外,还提拔了王越、商辂、王文、陈循等人。

  这些人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官员。

  尤其是商辂,中国历史上罕见的“连中三元”,乡试第一名解元、会试第一名会元、殿试第一名状元。

  一直到明宪宗成化年间,商辂都是皇帝的心腹大臣。

  王越也是一个传奇人物,整个明朝只有三个文官获得了爵位,他就是其中之一,和王阳明并列。

  因为有朱祁镇和王振的例子在前,朱祁钰继位后强力打压宦官。

  朱祁镇时,王振等宦官得势,朝廷大臣的上书无法直接到皇帝手中,政治逐渐昏暗。

  朱祁钰打压宦官重开言路,御史大夫可以弹劾朝廷任意官员,重建了一个富有活力的国家监察系统。

  外交方面,朱祁钰对北方蒙古态度强硬。

  也先去世后,瓦剌部四分五裂,其余的蒙古部落也相继卷入纷争。】

  ……

  于谦看着天幕,眼神颤抖。

  他的陛下啊……他当然知道皇上对他的厚爱,被提及的臣子,哪个不是恍惚怔忡。

  哪怕他们不说,彼此也是心知肚明,当今皇上,虽不如曾经的洪武永乐,但相比太上皇……确实是足够了。

  只是……

  一些臣子心事重重,长吁短叹。

  ……

  朱棣松了一口气,还好,大明还算有救。他一想起宋朝那三个皇帝,带入到大明,简直毛骨悚然,寒心酸鼻,无法想象。

  对着祁钰这个后代,神情和蔼些许。

  朕也不指望你能有什么大作为,只要别跟朱祁镇一样搞这些七的八的幺蛾子,朕就谢天谢地了。

  先稳住最重要,其他的,往后再来找场子!

  想起那个土木堡,朱棣就火冒三丈咬牙切齿。

  感觉自己的雄心万丈都被这一把土全埋了。连带着迁怒朱瞻基,最近看这个大孙子都没以前顺眼了。

  ……

  【朱祁镇被瓦剌放回来时,朱祁钰虽然将朱祁镇软禁在南宫,但朱祁镇在南宫生了好几个儿子,还活蹦乱跳的。

  反观同时期的朱祁钰,一个孩子都没生出来。

  可见朱祁钰除了不让朱祁镇和外界联系外,生活方面是没有亏待他哥的。

  但朱祁镇对朱祁钰心狠手辣,夺门之变后一个月朱祁钰就去世了。

  朱祁镇还下诏对朱祁钰进行谴责,说他不孝、不仁、不义、品德败坏,然后废除了朱祁钰的帝号,降封郕王,谥号“戾”。

  意思是朱祁钰一生都是邪恶的,朱祁钰还被他哥草草的葬在了北京西山,成为了明朝迁都北京后唯一没有葬入皇陵的皇帝。

  虽然朱见深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,但没有迁葬皇陵,也没有庙号,直到南明才追封朱祁钰“代宗”。

  朱祁钰接手的是动荡的帝国,而被哥哥朱祁镇夺走的却是欣欣向荣的国家。

  虽然不是什么盛世,但在位七年多能将濒临崩溃的大明朝拉回来,实属不易。

  可有明一代,朱祁钰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。】

  评论区

  网友A:朱祁钰这个皇帝真不好当。

  一边是虎视眈眈的哥哥余党,另一边是想控制他让他成为傀儡的大臣们。

  朱祁钰从不是当储君来培养的,他身边基本就没有自己的领/导班子。

  他面对的问题不是说杀他一个哥哥就能解决的。

  仔细去看看朱祁钰的身边,有几个自己人。

  回复

  (朱祁钰开局难藩王出身母家低没有什么好教育。

  外有瓦剌,左有孙太后,右有贼子,又没势可借,还能把木土堡劫渡过去,真的算可塑之才了。

  若能换成朱祁镇出身,受教育又有自己班底,起码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。)

  (景泰是真的惨。

  首先不说接手皇位的时候处于内有起义外有外族入侵,而且三大营精英基本被堡宗败的差不多了。

  其次在位期间连年天灾,当时貌似小冰河期?总之自然环境也不好,最后独子封为太子后莫名其妙去世,被夺门去世后遗腹子出生还被过继给了朱允炆后人……

  如果不是堡宗的“战功”赫赫,可能他连身后之名也不得保全。

  堡宗定谥号为“戾”,朱见深虽然恢复谥号实际上也就五个字,与其他明代皇帝17个字差别不可谓不大。)

  网友B:朱祁镇真恶毒。不孝,不悌,不仁,不义。这对一个接受了一辈子儒家传统思想文化的人该是多么凶狠的骂名。

  回复

  (朱祁镇站起来的那刻,大明倒下了!)

  (即便是被叔叔废除了太子身份但是上位后依旧恢复朱祁钰帝号,就足以见得这个儿子对自己老爹也是多么的无语。)

  (朱祁镇本来抢的就是他儿子的皇位。

  朱祁钰都没儿子了,又病重,上位的就朱见深了,结果他爹抢了。)

  (朱祁镇真是头猪,景帝无后又重病缠身。

  就算等个几年皇位迟早是你的,要不就是朱见深的,非得把朱祁钰给意外了。)

  (他就是抢的自己儿子的皇位[辣眼睛]上位后还想把朱见深换了)

  (问题就是朱祁钰死之前都准备说让朱祁镇继承皇位,拟完旨准备第二天早朝发布。结果当天晚上徐有贞带着石亨逼宫。)

  (其实关于朱祁钰,很多人都觉得他不够狠没有弄死他哥朱祁镇……

  但是有一说一,他有个最大的阻碍,那就是他儿子早夭。

  可想而知,他的皇位就算没有他哥活着也是要传到侄子手上的,毕竟他爹就他和他哥朱祁镇俩儿子。

  那么他如果弄死朱祁镇不仅大臣不会同意,出于孝道,他侄子也得找他算账的。

  他也没办法,这事儿真的难办……)

  网友C:辜负啊辜负,他对他的臣子们都很好,信任倚重,到头来,他们全部都背叛了他。

  回复

  (朱祁钰和于谦的悲剧是注定的。

  因为朱祁钰膝下没有太子,人心浮动是必然,再加上朱祁钰的身子骨不好。

  朱祁镇有儿子朱见深可以继承大统,所以他能复辟,他的复辟可以说是百官的默许。)

  (景泰帝上位后真的离悬崖只有一步,文武百官保朱叫门回来的那一刻,景泰只要没有满足文武的欲望,随时都可能夺门。)

  (朱祁钰可没啥可黑的。

  以前是精英历史观,朱祁钰没人骂。

  之后的群众历史观,也没人骂。

  可朱祁镇不是,精英史观在骂,群众史观下,直接连宗号都改了,堡宗[笑哭])

  网友D:同志们,代宗这个事例告诉我们,干大事首先不要心慈手软还有就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。

  网友E:天子守国门,朱祁钰何尝不是呢

  回复

  (拿破仑:法兰西,你们的皇帝回来了

  朱祁镇:大明,你们的皇帝回来了[看])

  (拿破仑回归:我是你们的皇帝,如果你们要我的头,那就来吧。

  猪骑朕回归:我有儿子,我弟没有。)

  (拿皇被黑的最惨的一次)

  (大明:你不要过来啊)

  网友F:吹朱祁镇的就是吹他废除殉葬。不过这殉葬这个事他把他弟弟的老婆全部送去殉葬了,说他是个好人,我可真不信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

  朱瞻基捂住胸口,他双手都在颤抖,仿佛下一秒就要昏厥。

  想起自己的两个孩子,最后竟然成了这样的局面,他双眼猩红。

  朱祁镇!!!

  这个该死的……

  何至于此啊!

  那是你的弟弟啊!!!

  哪怕再偏袒一方,看到朱祁钰的下场,朱瞻基还是红了眼眶。

  “不孝,不悌,不仁,不义”,究竟是谁不孝不悌不仁不义!!!

  堂下朝臣皆冷了脸色,看着朱瞻基的样子,难免担忧,但对于太子朱祁镇,却彻底没了耐心。

  看了天幕还愿意追随太子的,都要被人唾弃五毒俱全人面兽心助纣为虐了!

  “陛下,请保重身体,郕王殿下还需要您的教导啊!”

  他们直接忽视掉朱祁镇这个人。现在能指望的就是郕王,他们要求不高,不需要多英明,守成之君也行。

  皇上要是狠不下心,他们做臣子的就来添一把火,出一把力。

  ……

  朱祁钰从天幕开始讲土木堡到如今,一直是面无表情。

  他实在不知道自己该做何表情。该高兴吗,后人在称赞他,为他鸣不平。

  还是该愤怒。愤怒朱祁镇的复辟,愤怒朝臣的默许,愤怒自己到头来什么都没拥有,孤独地死去。

  好像是能预料到的,他本来就是孤家寡人,本来就是“迫不得已”被坐上这个位置的。

  如果不是土木堡,他一辈子都和皇位无缘。

  可是,这一切与他的孩子何关啊!

  想到自己早夭的孩子,朱祁钰的心在滴血。

  他自己一生好像都没得到过什么偏爱,他想好好的爱自己的孩子,想给他最好的一切,想让他过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生,却还是无能为力。

  凭什么!凭什么太子不能是见济,他自认还算尽心尽力,为何连这一点要求,都不能让他如愿呢……

  想起那个已经离开人世的孩子,朱祁钰心如刀绞。

  对于天幕的分析,他也能理解。

  无后为大,这对皇家来说,确实是最恶毒的诅咒。

  只要还活在这世上,就逃不过世俗,人死政消,继位的只能是朱祁镇的儿子,对于他和朱祁镇,百官心中自会衡量。

  他心慈手软?

  朱祁钰觉得后人对他太过宽容,他也想狠,他也恨过啊,可他就是无能为力!

  看看堂下那些朝臣。尴尬,无措,纠结……甚至还有怜悯的目光,朱祁钰深吸一口气。

  罢了,何必呢。

  最坏的结局也不过就是天幕那样了。

  朱祁钰想起朱见深那个孩子,起码他还给自己这个叔叔恢复了帝位。

  至于他的哥哥,如今的太上皇,都被讽为“叫门天子”了还想复位?

  呵,既然下场都不好,他何不任性一点!

  ……

  汉,刘彻啧啧摇头。

  或许这明景帝也沾了个“景”的谥号,让刘彻对他生出些许怜悯。

  同为“景帝”怎么就混成这样的下场。

  想想他父皇,布义行刚曰“景”,刘彻眼中闪过一丝怀念。

  若是朱祁钰能学学他父皇,那还有朱祁镇什么事。

  对于明代那些朝臣对于朱祁镇复位的沉默,刘彻也是冷笑连连。

  身为皇帝没有子嗣,在那些朝臣眼里就是天大的错处。

  在卫子夫还没生下刘据前,刘彻就一直面临着无子的压力。

  甚至连他的亲舅舅太尉田蚡,都敢在淮南王刘安来到长安时,亲自跑到霸上去迎接,还巴巴地讨好道,刘彻没有儿子,如果他死了,下一任皇帝必定是您。

  这些人不想着当下的政事治理,天天揪着那点子事胡思乱想,刘彻真是不耐烦的很。

  不过,这拿破仑又是什么事迹。

  是那法兰西的老祖宗,也被俘过?

  ……

  朱元璋瞪大了眼,他真是开了眼了,没见过这样厚颜无耻的人,这人竟还是他老朱家的子孙!!!

  都是兄弟,怎么彼此相差这样巨大!

  竟然还因为朱祁镇废除了殉葬,后世还有人吹捧他?!

  朱元璋狠狠一闭眼。

  殉葬,是了,后世那样的世界,如何能容忍得了殉葬这样的事。

  老朱心绪不定,殉葬是他定的,朱祁镇废除了,竟还成了这小子难得做过的好事,那他岂不成了恶人……

  明初,朱元璋恢复了让活人给死人陪葬的制度。这种制度在秦汉时期已经被废除,但朱元璋登基后又将殉葬制度重新引入。

  殉葬的规模依人身份而定,通常有两种方式:强迫自尽与被杀后陪葬。

  朱元璋次子朱樉暴死,朱元璋就命其王妃王氏陪葬。

  历史上对这事件争议很大,一说是朱元璋派人毒死了王氏,一说是王氏上吊自愿陪葬的。

  朱元璋驾崩后,皇太孙朱允炆根据他的遗愿,殉葬了四十多名妃子。这些妃子的死法有很多种,最常见的是上吊。

  此外,为了保持年轻貌美的容颜,朱元璋还要求妃子们吞水银,不愿意吞就由头顶灌下。

  这一制度在明朝持续了150多年,即使朱祁镇废除了这陋俗,但是依旧还是有人在殉葬。皇帝和诸侯王们依旧会要求妻妾们自杀相随,再加上“朝天女”这种制度的存在,陪葬的人还不在少数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5k5g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5k5g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